孩子今年要入小學了,您正為孩子是否需要辦緩讀而煩惱嗎?
教育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,學前、小學、中學、高中…等,當孩子完成學前教育后,緊接著就要進入國民小學開始接受義務教育。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開始擔心:「我的孩子還沒達到幼兒園大班的程度,怎么念小學?萬一他跟不上進度,承受太多挫折,到時候愈來愈退步怎么辦?」「我的孩子根本不會走路、說話,怎么可能念小學?我也不知道能將孩子送去哪里就讀?」因此,有些家長打聽怎么申請緩讀,讓孩子多準備一年再入小學。
擔心孩子跟不上而想為孩子辦緩讀的家長,通常是認為孩子的能力處在選擇普通班與特教班的邊緣,所以想借著緩讀一年的時間,讓孩子在第二年入學時,有較充足的能力跟得上進度,而不需因達入學年齡而匆忙入學。有些家長是因為考慮孩子已是發(fā)展遲緩的孩子,原本就有落后了,所以認為緩讀是合理的,讓孩子較成熟之后再入學,會適應得比較好。
在為孩子辦理緩讀之前,請家長對以下的幾個想法多做思考再決定。假設(shè)孩子通過緩讀,有多一年的時間繼續(xù)留在較多保護的環(huán)境下學習,這對第二年進入未曾接觸的小學生活真的有幫助嗎?孩子難道不能運用小學下課后的下午時間到安親班加強嗎?若擔心孩子一年級跟不上,申請重讀不好嗎?緩讀一年龐大的學前教育費,值得嗎?
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因著孩子的年齡與成熟度不同而有很多差異,比如互動方式、師生比例、環(huán)境空間、課程安排等,這樣的設(shè)計是依據(jù)生理年齡及兒童發(fā)展來設(shè)計的,因六歲前的孩子需要較多的保護,而六歲之后則已較有能力學習獨立及自我照顧。既然,義務教育從六歲開始,就表示六歲到十五歲的教育責任應由政府承擔,無論孩子的能力如何,政府及學校都應規(guī)劃適合孩子的學習環(huán)境及師資,因此目前有許多學校除了普通班外,還有資源教室、特教班,甚至設(shè)立特殊學校,這些都是為了因應孩子不同的學習需要而存在的,若有問題,可向?qū)W?;蚪逃址磻?,提供改善建議。
有些家長因?qū)μ亟藤Y源存有刻板印象,而不愿依孩子的需要將孩子安置在孩子所需的環(huán)境中,造成孩子其實是依父母的期待被安置。在此建議家長可在孩子入學前半年,多打聽、多訪視,甚至與老師約談、實際了解這些班級的教學狀況,再決定就讀的學校,會比較有助于鑒輔會的委員了解家長的想法,而讓孩子在最合適的環(huán)境安置。
有些與入學相關(guān)的法律常識,家長也需知道。強迫入學條例規(guī)定,當幼兒達入學年齡時就必須強迫入學,否則將于開學后開始罰款至幼兒入學為止;國民教育法也規(guī)定足6足歲就必須入小學,即以幼兒的出生日計算至當年9月1日足6歲者,幼兒的入學受到法律保障,并非家長自己決定。自臺灣89年起,高雄縣也正式規(guī)定緩讀須由教育局鑒輔會審核,通過后才可讓幼兒緩讀,若緩讀不通過,則須依強迫入學條例規(guī)定幼兒于當年入學。特殊教育法保障孩子重讀的需求,小學或中學階段都可重讀兩年。
若家長還是很想幫孩子辦緩讀,除依教育局規(guī)定填寫申請表外,還需附緩讀計劃,清楚交待緩讀的這一年為孩子設(shè)計哪些課程及學習目標,向鑒輔會提出申請;若因孩子體弱多病,鑒輔會會考慮所有可能的安置方式,及參考醫(yī)師的診斷證明及評估入小學對幼兒健康的影響??傊?,入學相關(guān)事宜皆有鑒輔會把關(guān)。
學前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把握人類大腦發(fā)展在六歲前是最快速的階段,若家長真的很重視孩子的教育,可在六歲前努力經(jīng)營,不需等到六歲之后以辦緩讀的方式加強,否則不但不符合經(jīng)濟效益,也錯過學習的黃金時期。孩子入小學之后,仍有很多彈性的空間調(diào)整安置方式,最重要的是家長需用健康的心態(tài)與接納的態(tài)度面對孩子使用特教資源,與老師建立信任關(guān)系,配合老師的指導,關(guān)心孩子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有能力照顧自己、表達自己的需要、有良好的人際互動、喜歡自己、活得滿足而快樂,這些更有助于孩子將來在社會的適應。
但愿我們的孩子無論能力如何,是注意力缺陷、智能不足、聽力缺陷、或因腦性麻痹不會說、不會走路、或是自閉癥、情緒障礙……,他們都是獨一無二、由上帝所創(chuàng)造的寶貝,我們不與別人比較,單看孩子與生俱來的價值與潛力,把握孩子的每個學習階段,盡力幫助孩子發(fā)揮出來、也許孩子仍不完美,但能讓孩子有自尊而快樂的活著,會是他來這世上最有意義的事。